[科學文章筆記] 嬰兒腸道菌叢的建立

科學文章筆記

主題:嬰兒腸道菌叢的建立(Stunted microbiota and opportunistic pathogen colonization in caesarean-section birth)
作者:Shao Y
出處:Nature
出版:2019年9月18日

兒童時期的氣喘、過敏等和嬰兒時期腸道菌叢的健康息息相關,到底兒童的腸道菌叢是怎麼建立的呢?怎麼樣的腸道菌叢是健康的呢?

寶寶腸道菌叢建立的重要三階段:
  1. 生產方式:自然產。
  2. 哺乳方式:母乳親喂。
  3. 副食品的給予:富含益生質且多樣化。

胎兒還在母親肚子裡時,生活在無菌的環境(媽媽的子宮中),但在呱呱落地的那一刻,腸道菌叢就開始慢慢建立了!什麼是健康的腸道菌叢呢?

分娩時,小寶寶和媽媽的陰道、皮膚甚至糞便上的細菌接觸,建立起自己的腸道菌叢。

在595個健康足月寶寶中觀察到,腸道菌叢在新生兒時期(第一個月),具有很高的動態性和個體性,甚至比嬰兒期(八個月左右大)觀察到的還要多。自然產寶寶的腸道菌叢中,富有多元的共生菌種,如比菲德氏菌/雙歧桿菌(Bifidobacterium)等;而剖腹產寶寶,腸道菌叢有較多跟醫院環境相關的伺機性病原菌(opportunistic pathogens),如克雷伯氏菌(Klebsiella)等。另外,即使是自然產寶寶,媽媽有給予預防性抗生素,或是未哺育母乳,寶寶的腸道菌叢也是以伺機性病原菌為主。

腸道菌叢到底是什麼呢?除了一般熟知的細菌外,腸道菌叢也包含真菌、古細菌、噬菌體和原生動物。腸道菌叢為人體中的共生菌叢,主要的功能有代謝營養素、異種生物(如細菌和人類)間的新陳代謝、維持腸道屏障、建構免疫系統及防止腸道病原菌入侵人體等等。

自然產是最原始的小孩誕生方式,對孩子或是母親,帶來的優點是遠大於剖腹產。雖說剖腹產是危急下必要的選擇/方式之一,也許帶來的好處與自然產相比不明顯,但媽媽跟寶寶均平安才是最重要的!假使寶寶腸道菌叢建立三階段的第一階段(自然產)和第二階段(補餵母乳)都不容易做到,至少讓寶寶的副食品(四個月就可以開始給予,除了蜂蜜以外,儘量試試多元化的食物)多一點豐富性,含有足夠的益生質(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:[科學新知] 補充益生菌的同時,也別忘了益生質喔!),寶寶也會擁有健康的腸道生態系統!